行业新闻
糖心vlog:北京的石雕石鼓、门鼓石渊源
糖心vlog
石雕石鼓,也称门鼓石。它是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一起产生古朴典雅的整体艺术装饰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并与建筑物相辉映,和谐统一,起到门庭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传统民居建筑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石雕石鼓的雕刻图案属于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的应用,包括典故神话类、汉字谐音类、象征性事物类、动植物花卉类、文字和传统花纹等,其表达的吉祥寓意也是丰富多彩的。
石雕艺术发展的起始点明晰。新石器时期的石雕艺术品,小石猴、小石龟等几件细小石器的发现,使石雕艺术的历史推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北京现存的石雕石鼓、门墩多为明清时期遗存,雕刻上颇为讲究。在北京门墩的普查中,我们发现,北京胡同里宅院门墩所用的石料多为青白石,青砂石也有一些。而在宫殿建筑中,汉白玉质地的则多见。
石雕石鼓、门墩正面及侧面的雕刻图案同中国传统的家具雕刻、玉器雕刻一样,多出自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这也是石雕石鼓、门墩雕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把发自内心的美好心愿和期盼通过传统吉祥图案的雕刻来表现在石雕石鼓、门墩之上。石雕石鼓、门墩上的雕刻图案属于建筑装饰吉祥图案的应用,每一个门墩所雕刻的图案都不尽相同,所表达的吉祥寓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是祈求吉祥如意的,有些是祈求长命百岁的,有些是祈求仕途发达的,有些是祈求婚姻家庭幸福的,当然还有一些是具有辟邪或立志之含义的。从这些雕刻精美、寓意深刻的图案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门墩雕刻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帝京子民对安居乐业的向往。
石雕石鼓、门枕石有鼓形和箱形两种。鼓形枕石下设须弥座,多辅以荷叶托着,故称“抱鼓石”。门前设抱鼓石有欢迎客人之意。外形可分为三段:下段为方形基座,中段为矩形或梯形,上段为圆形糖心。一般做起台子,在台上雕饰狮子、石鼓、箱子、柱子等,并刻有各种吉祥图案。抱鼓石能够显示宅子主人身份和地位,因其代表有功名的人家。抱鼓石与门簪上下呼应,被称为“门当户对”。引申为门第观念,即联姻的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方可婚配。一般放在二道门独立柱或垂花门柱两侧的抱鼓石称滚墩石,如果大门外面有抱鼓石,门内便不会设。其功能是为了稳定独立柱垂花门而设。以最高级别的抱鼓石做法为例,其装饰部分由下而上分为云头、素线麻叶头,方头上为素线角背头,鼓的两面雕凿如意卷云线,依门柱角上做苍龙头、身腿、牙爪、犄角,做唇齿鬃发。箱型门墩在普通百姓宅前常见,较为普通,雕饰单一,有钱人家会抬高箱型底座雕刻以须弥座。
txapp.tv 糖心 糖心vlog